清代习俗 清代习俗概述

nduo 2022-07-26 702 0条评论

一、清代习俗概述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在这267年较长的历史阶段中,中国这座“古老的庙宇”被震动了,最终倒塌了。

清代习俗 清代习俗概述

当我们研究这段历史时,不能不去研究一下这段历史的风气习俗,不能不去思考这座“古庙”安然无恙近两千年的原因,更不能不去探究这座安然的“古庙”终于倒塌的原因。风俗民情毕竟是历史的一个剪影。

作为制度,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但作为传统习俗,清代是中国传统习俗最活跃的时期。这种活跃性首先体现在对传统习俗的全面继承和发展上,传统习俗不仅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而且其程序更加繁缛,内容更加庞杂,规模更加盛大。

就拿岁时节日习俗中的年俗来讲,其繁盛程度已远远超过明代。清以前腊八这一天,民间喝的腊八粥是“七宝粥”、“五味粥”,但到了清季,腊八粥已从“五味”、“七宝”发展到“八宝”,成了人见人爱,听起来吉利,吃起来喷香的“八宝粥”。食“八宝粥”习俗从侧面反映了清代经济、商贸业的发展对人们消费欲望的刺激;从深层文化意义来看,它是民间对吉祥数字“八”最完美的宣泄和最深入的发展。

再说庙会之俗,古已有之,是与烧香磕头、求神保佑联系在一起的祭祀、祈拜习俗,但到了清代,庙会之俗的含义就不仅如此了,注入了都市商贸文化的浓郁气息,经济生活与祭祀祈拜裹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逛庙会”。人们可在祭祀的同时,逛集市,购买所需货物,还可听艺人演唱,看艺人杂耍。庙会习俗已从单纯的祭祀习俗发展为具有浓厚商业氛围和热烈娱乐气息的综合性民俗活动。这一“逛”字一抹过去庙会祭祀习俗神圣、肃穆之感,变得轻松、愉快,成了具有娱人、悦神双重文化意义的“逛庙”之俗。京城“逛庙”成了清代民俗活动的一景,而且规模越发盛大。

清代中国传统习俗活跃的第二个体现是汉、满民俗文化的大融合。清王朝将满族习俗带进了紫禁城,诸如宫廷必须穿戴满族服饰,民间亦必须更换原明代服饰,统穿满族服装,头饰亦令更改明代束发旧制,按照满俗剃发留辫。由于民间反抗呼声极强,面对强大的传统民俗势力,清王朝在向民间灌输该民族的民俗时,采取了一种软硬兼施的策略:男子必须穿满服,梳满发,女子仍可沿用旧俗,穿汉装,梳汉发。为官者必须穿满服,为隶者可穿汉服等“十从十不从”策略。这样,造成中国清代历史中满、汉服饰奇特融合的情况。所有男子,无论是官是民,都着满服,最流行的是衫袍外套马褂或马甲;而女子服饰就较为随意了,满族妇女着满装,穿旗袍,汉族妇女为束裙汉装。明代男子的服饰还可从官府役隶、释道者的衣着中看到,也可从儿童的服饰中看到。尽管这是因王朝禁令的实施所产生的效果,是宫廷政治干预所致,并不完全符合民俗传承的基本特点,但是,当它形成规模后,当民间的抵抗情绪逐步减弱、消失后,当人们开始真正接受它的时候,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民俗文化融合便产生了。清末,着汉装的汉族妇女开始青睐满族旗袍,到了民国时代,旗袍热已成风气,甚至成了中国妇女的“国服”。清末,亦有汉族妇女开始接受满族辫子,至民国,汉族妇女,特别是年轻女子梳辫蔚然成风。

当然,清王朝也不是在吃穿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庆、宗教祭祀中一

味推行本民族的俗制,他们对中国汉民族传统习俗中的许多方方面面,采取

了兼收并蓄的办法。比如,在年俗中,过小年打灶、送灶神,除夕夜守岁、

吃饺子、放花炮、接灶神,人日吃春饼,立春进春帖子,上元观灯、吃元宵

等等,这些汉族传统年俗已被纳入宫廷年俗之中,成为清王朝宫廷习俗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

又如,在婚俗中,清宫也基本继承了明代宫廷的习俗,也就是说继承了

中国传统婚俗礼仪,并将其合并为纳彩、大征、册迎、合卺、朝见等,重点

突出了古代汉族婚姻“六礼”中的纳采、亲迎两礼。

再如,清宫造园习俗,也是继承了中国汉民族传统的造园艺术,并形成

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乾隆时期是清宫建园囿的高热时期,违禁小说请删除将江南

私家名园搬入紫禁城,融于宫廷建筑雄伟敦厚之中。各王府私宅也沿袭了明

代北京官家大贾四合院私宅的封闭式庭院格局,承继了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

唯我独尊、自成一体的文化精神,并使其在建筑习俗中得以充分体现。同时

这种四合院式建筑的格局,也反映了王爷们对南方汉族风水观的全面接受。

清代中国传统习俗活跃的第三个体现是帝助民乐,官激民业。

紫禁城内戏楼、戏台很多,演戏是宫中的主要娱乐活动。大凡过节过年,

大庆之宴,都要请戏班子来演戏。演得好,讨了皇帝、皇后或太后的喜欢,

便会赐予皇封。乾隆年间,京东民间花会之一的“狮子会”,其狮舞非常宏

伟气魄,在当地名气很大,于是便有人将其引进皇宫,讨皇上喜欢去了。由

于“狮子会”的舞技精彩绝伦,乾隆看后甚是高兴,于是赐封该会为“金铃

祖师”。“狮子会”自从有了皇封后,在民间的地位立刻发生了变化,自然

成了民间各花会的“统帅”,每逢走会,被赐封为“金铃祖狮”的狮子就要

走在最前面开路。这与中国人的皇权意识分不开,是皇帝至上观念的体现。

正因为皇封的作用,使民间花会活动走向了繁荣,经久不衰。清代年节时,

走会的越来越多,其俗越搞越火红便是有力的佐证。

再看天津皇会,原叫“娘娘会”,据说也是因违禁小说请删除赐封后才变得兴

旺发达的。其场面之壮观,京津两地庙会无一能比。且不说观者如潮,就是

参加祭拜走会的各花会也不可胜数,队伍如潮涌,一年比一年规模大。其实,

最初的“娘娘会”,规模虽说还算可观,但比之皇封之后,无论从服饰、旌

旗、场景,还是走会人数上,其气势和规模都逊色了许多。

再有中国清代建筑,宫廷园囿建筑多采纳江南官宦、大贾园林式私宅的

风格,这种建筑不仅修建于紫禁城内,而且修建于颐和园,修建于热河避暑

山庄。清乾隆帝如此推崇江南建筑风格,也就刺激了江南官宦大贾造宅之风

的大兴,这些人不遗余力地精修细雕私宅,为的是让皇上看中,搬回京师,

同时,亦达到抬高该宅该人社会地位的目的。这仍然是皇权意识使然。

仔细想想清代饮食习俗,这一点就更加明显、突出了。清代,许多宫廷

食品慢慢流入京师市场,因源于宫内,故身价剧增,开店老板也从中获利甚

丰。像肉末烧饼,据说是慈禧太后梦中所得,赶上厨师次日清晨又送的是烧

饼早点,慈禧高兴之余重赏了厨师。于是乎,这没名的烧饼因得于慈禧的梦

而不胫自走,不久,街市上便有了慈禧太后爱吃的肉末烧饼。皇太后爱吃,

百姓能不尝尝?做此生意的买卖兴隆,因与“皇”字沾边,而流传至今。

以上三点足以说明清代是中国传统习俗最活跃的时期。

那么,清代习俗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呢?

第一是传承性。

清代习俗多承明代习俗,特别是信仰习俗、禁忌习俗方面,无论是宫廷,

还是民间都多承古俗。民间普遍信奉祖先神、祭天神、地祇、日神、月神等,

沿海地区普遍信奉妈祖神,另外还普遍崇拜观音娘娘、关公、城隍、寿星、

八仙等等。清宫廷祭祀活动,除了沿袭明制朝廷祭祀制度,以圜丘、六泽、

祈谷、雩祭、太庙、社稷为大祀,日、月、历代帝王、先师孔子、先农、先

蚕、天神、地祇、太岁为中祀,先医、龙王庙、贤良和昭忠祠等为群祀等等

外,还承满族古老的萨满祭祀之旧制,于坤宁宫祭满族诸神。

第二是变异性。

中国传统习俗,传至清代,有的已发生了变异,这中间分部分变异和全部变异两种。如清代男子的发式,就由明代束发习俗改为剃头留辫,尚属全部变异。又如:花朝节演变成春龙节,其节日的核心意义是与踏青、祈丰收有关,但由于加入了撒灰引龙之俗,所以也就发生了部分变异。再如:清代[婚俗承袭的是古“六礼”,而且比“六礼”更浩繁、复杂,其变异则体现在形式上的变异。

第三是地方性。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因此民俗也是丰富多彩的。不少民俗具有共同性,但也有一些民俗表现出地方性特点。就拿婚俗来说,多数地区都为包办婚姻,且行“六礼”,但也有不行“六礼”的婚俗制。如侗族的抢婚,准备出嫁的姑娘不是被花轿抬到婆家,而是由婆家派人去抢,把姑娘背回婆家。又如川滇交界处居住的蒙古族的走婚,秘密结婚,实行男不到女家落户,女不到男家落户。

第四是历史性。

如果说风俗是历史的剪影的话,清代风俗确实大体勾勒出了这段历史的社会生活。我们从清代节日习俗和商贸习俗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经济的发展,城市商贸业的繁荣,以及交通业的兴起。比如,京师的天桥,提起它,人们便会联想到那是三教九流聚集之处。有些人聚于茶馆、茶棚,边饮茶,边谈生意,做买卖;有些人听戏,消遣时光;有些人提着鸟宠子逛市;有些人把家里的旧货拿来摆个地摊出售;耍把式的都云集于此,站地为牢,耍上几个绝活,吸引来往过客;等等。由于天桥是穷人光顾的地方,富人为了不失身份,很少踏入,因此,也就有了个名符其实的俗称:“杂八地”。再如:清王朝的秘密建储制度,这种制度习俗是前中国历史上所未曾有的,因此其历史特点就更为突出。这一制度习俗是由雍正皇帝创立,他当着众臣之面“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于乾清宫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

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此制度习俗由雍正帝始传承下去。这一制度习俗显然是这段历史的真实写照。在谈到清代习俗史的时候,亦不可忽略清代人对习俗的记录与研究。清代,关心民俗、乐于搜集、记录民俗的人多了起来,而且涉猎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也正为此,才能较充分地体现清代习俗的丰富与真实。

主要书籍资料有《广东新语》、《清稗类钞》、《陔余丛考》、《天禄识余》、《大清一统志》、《中国风俗史》、《钦定大清通礼》、《钦定大清会典》、《日下旧闻考》、《燕京岁时记》、《苗俗记》、《粤风》、《云南风土记》、《清嘉录》、《吴越风土录》、《杭俗遗风》、《帝京岁时纪胜》等百余部。除外,还有大量的地方志上记录着各地奇异的风俗。因此,可以这样说,清代习俗不仅就其表现形式来看,比它以前各朝代是最活跃的,而且就习俗的搜集与记录而言,其资料的丰富性也是以前各朝代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