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是军魂所系、军威所在,是冲锋的号角,是胜利的凯歌。军歌见证着党史、军史,让我们一起伴随歌声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一一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开始,中国人民掀起团结一致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热潮。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起来。
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一曲慷慨激昂的《保卫黄河》在延安奏响。无数抗日志士高唱着《保卫黄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
《保卫黄河》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乐章。歌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是抗日军民广为传唱的一首歌曲。
1938年末,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队第三队,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东渡黄河时,他亲眼目睹了黄河船夫与惊涛骇浪进行生死搏斗的情景,被船夫们的英勇豪迈所感染。在吕梁山的两个多月里,他与抗日游击健儿一起出生入死,火热的生活触发了他的创作激情。
1939年1月,光未然抵达延安后,创作了朗诵诗《黄河吟》,并在这年的除夕联欢会上朗诵。冼星海听后非常兴奋,在延安一座简陋的土窑里,抱病连续创作六天。由于没有目睹船工奋勇渡河的壮观情景,冼星海多次向负责指挥的邬析零询问黄河的情况,并让他模仿哼唱船工号子。在哼唱的同时,邬析零不断进行解释,还时不时用手做动作。这些都给了冼星海极大的创作灵感,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作曲。
《黄河大合唱》歌词
风在吼,
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生于湖北省老河口市。30年代起从事进步戏剧活动和文学活动。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词《五月的鲜花》,谱曲后在抗日救亡活动中广泛传唱。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在延安首次上演。1940年去重庆,从事文艺活动,创作长篇叙事诗《屈原》。1949年后,一直在北京从事文艺活动。
诗人光未然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生于澳门,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有“人民音乐家”之称。1926年进入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国立艺专音乐系学习。1928年进入上海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1935年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创作了不朽名作《黄河大合唱》和《生产大合唱》等作品。1945年10月30日,因肺病在莫斯科病逝。
音乐家冼星海
1939年4月13日,《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陕北公学礼堂的首演,由邬析零指挥抗敌演剧三队演出。光未然亲自登台朗诵了《黄河之水天上来》。所有队员都深深投入演出中,当他们放声高唱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的时候,几乎忘了自己是站在舞台上表演。直到演出结束,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队员们才意识到自己在表演。5月11日,《黄河大合唱》的第二次演出举行。这次由作曲家冼星海亲自指挥。冼星海在当天的日记中记录说,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前来观看了演出。乐曲结束后,毛泽东大喊了三声“好”。
1939年5月,冼星海指挥鲁艺音乐系学员排练《黄河大合唱》
作家郭沫若评价《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产生的最成功的新型歌曲,音节的雄壮多变,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辞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心。周恩来听后亲笔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此后,《黄河大合唱》从延安传遍根据地,传遍全中国。
在《黄河大合唱》八个乐章中,作为单首歌曲流传最广的就是《保卫黄河》。作为《黄河大合唱》中最慷慨激昂、鼓舞人心的第七乐章,《保卫黄河》以短促跃动的曲调、铿锵有力的节奏,全景展示了抗日军民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万山丛中,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英勇战斗的壮丽场景。《保卫黄河》既表达了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激情,又便于演唱,在明快、充满信心的旋律中让人获得美的享受,体验到一种必胜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
1964年,《保卫黄河》入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第四场《抗日烽火》。
2019年6月,《保卫黄河》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排在《义勇军进行曲》之后名列第二。
(作者徐平,系军史专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